
長話短說
- PicWe 是一個無需跨鏈橋的去中心化跨鏈交易基礎設施,讓用戶能夠在不同公鏈間自由交換資產。
- PicWe 在測試網期間就吸引了超 72.7 萬用戶,累計交易額 3.26 億美元,並在 Movement Labs「Battle of Olympus」黑客馬拉松 DeFi 賽道中奪冠,獲得 Movement 官方生態支持。
- PicWe 目前尚未發行代幣,請勿相信任何未經官方證實的代幣資訊。
PicWe 是什麼?
PicWe 是一個無需跨鏈橋、無信任的跨鏈交易基礎設施,讓用戶可以在不同區塊鏈之間自由交換資產,無需依賴傳統的跨鏈橋或中心化交易所。
通過 PicWe,用戶可以直接用一條鏈上的資產(例如 Movement 上的 USDT)購買另一條鏈上的資產(如 Solana 鏈上的比特幣),過程中完全不需要第三方中介或資產托管。這不僅讓交易更安全,也讓資產流動性大幅提升。
PicWe 如何運作?
在區塊鏈世界,流動性就像海洋一樣,是整個生態系統的生命力來源。然而,目前的各個區塊鏈生態仍然像一座座孤立的島嶼,每條公鏈都有自己的代幣、智能合約和共識機制,彼此之間難以直接交換資產。傳統的解決方案——跨鏈橋,雖然提供了一條「通道」,但它們往往成本高、速度慢,甚至成為駭客攻擊的目標,帶來資金安全隱患。
並且基於跨鏈橋的跨鏈交易通常涉及鎖定、鑄造、兌換等一系列操作,而每一步往往需要用戶支付一定的 Gas 費用。因此,單次跨鏈交易可能會給用戶帶來較高的摩擦成本,並引入大量繁瑣的交易步驟和更高的交易延遲。而且傳統的跨鏈橋會加劇流動性的碎片化;一些跨鏈解決方案選擇以不同鏈上獨立的包裝代幣的形式來表示資產,例如 WBTC。這種分割降低了整體資產的流動性和可用性。
而 PicWe 部署的合約,無論是在源鏈還是目標鏈上,都可以理解為一個全鏈流動性池,由流動性提供者參與者提供流動性並獲得獎勵。PicWe 就像是區塊鏈世界的「公海交易所」,讓不同鏈的資產能夠自由流通,實現真正的去中心化交易。PicWe 還引入全鏈無許可競價編排協議(Omni-Chain Permissionless Bidding Orchestration Protocol,OPBOP)和動態流動性矩陣(Dynamic Liquidity Matrix,DLM),確保不同鏈之間的流動性可以自動調整,並提供更高的收益機會。這意味著流動性提供者不再受限於單一鏈,而是能在多條鏈上同時獲利,突破傳統 DeFi 的限制。

PicWe 解決了什麼問題?
區塊鏈世界仍處於 「原始」時代,用戶在不同鏈之間轉移資產時,經常遭遇高手續費、交易延遲、資產安全風險 等問題,導致跨鏈交易體驗極差。傳統跨鏈橋的低效與高風險,讓許多投資者最後錢包空空。PicWe 正是為了解決這些痛點,提供更 高效、安全、低成本的跨鏈解決方案。
1. 交易速度慢,錯失市場機會
場景: 剛發現一個爆紅的迷因幣,準備從 ETH 鏈轉 USDT 到 Solana 買入,結果跨鏈資產還沒到,價格已經翻倍,買入後反而變成韭菜。
PicWe 解法:
- 無橋跨鏈技術,交易最快 1 分鐘內完成,不再受跨鏈橋的延遲影響。
- 全鏈競價機制(OPBOP),確保資產快速流通,搶占市場機會。
2. 手續費過高,收益被吃光
問題: 看到某條鏈的穩定幣年化 15%,興沖沖把 100U 跨鏈過去,結果手續費吃掉 5U,還沒開始賺錢就先虧了一輪。
PicWe 解法:
- 交易成本低於 1 USDT,不需支付高昂的跨鏈橋費用。
- 動態流動性矩陣(DLM) 自動優化流動性,提高資本利用率,減少滑點與額外手續費。
3. 資金安全隱患,容易遭遇釣魚詐騙
問題: 急著轉帳到另一條鏈,等待半天一直不到帳,最後發現自己被釣魚詐騙,因為轉帳時選擇了被駭客偽造的相似地址。
PicWe 解法:
- 無需依賴中心化跨鏈橋,所有交易由智能合約執行,避免被駭客控制資金。
- 去中心化流動性機制,不經過第三方,確保用戶始終擁有資產控制權。
4. 流動性分散,跨鏈交易容易失敗
問題: 許多鏈上的資產無法互通,流動性提供者被迫在不同鏈上設置單獨的資金池,導致資金利用率低下,交易容易失敗或產生高滑點。
PicWe 解法:
- 流動性提供者可同時參與多鏈流動性挖礦,獲得更高收益(最高可達 30% APY)。
PicWe 的核心特色

1. 無橋跨鏈交易
- 不依賴跨鏈橋,用戶可以直接在不同區塊鏈間交換原生資產,而無需包裝代幣或依賴中心化橋樑。
- 降低交易成本與風險,傳統跨鏈橋存在高昂手續費、交易延遲及駭客攻擊風險,而 PicWe 透過鏈抽象交易模型(Chain Abstract Transaction Model, CATM),確保交易更快、更安全。
- 交易速度大幅提升,相比跨鏈橋可能需要數十分鐘甚至數小時的交易時間,PicWe 最快 1 分鐘內完成跨鏈交易。
2. 全鏈無許可競價編排協議(OPBOP, Omni-chain Permissionless Bidding Orchestration Protocol)
- 完全開放、無需許可的競價系統,允許任何用戶或流動性提供者參與,實現全鏈流動性的智能匹配。
- 最優交易匹配機制,基於市場需求和資金狀況,自動尋找最合適的流動性來源,確保交易順利進行並降低滑點。
- 去中心化市場模型,避免中心化交易所或橋樑壟斷,確保流動性來源的公平性與透明度,提升用戶體驗。
3. 動態流動性矩陣(DLM, Dynamic Liquidity Matrix)
- 動態管理流動性,不同區塊鏈上的流動性池可以自動調整,確保資金流動更有效率。
- 智能資本調度,當某條鏈的流動性不足時,DLM 會透過荷蘭式拍賣機制,吸引流動性提供者補充資金,防止交易失敗或價格大幅波動。
- 流動性提供者收益更高,傳統流動性池通常受限於單一鏈,而 PicWe 允許 LP 在多條鏈上同時獲取收益,最高可達 30% APY。
4. 支援多鏈 & 無縫擴展
5. AI + DeFi 自動套利機制
- 智能流動性管理,AI 代理將監測市場狀況,根據不同區塊鏈的流動性狀況,自動調度資本,提高資產利用率。
- AI 驅動的套利交易,透過自動監測不同鏈上的資產價格差,AI 代理將能夠即時執行套利操作,最大化收益。
- 自動化策略執行,未來 PicWe 計畫將提供 AI 交易工具,讓普通用戶可以輕鬆參與高級 DeFi 策略,而無需手動設置與監控市場變化。
PicWe 的缺點
PicWe 的挑戰與缺點
- 初期支援的公鏈有限 – 目前支援鏈數量仍有限,尚未全面覆蓋所有公鏈。
- 市場需要適應新交易模式 – 無橋跨鏈是新概念,部分用戶與開發者可能需要時間適應。
- 流動性初期可能不足 – 項目初期需更多流動性提供者參與,以確保所有鏈的流動性充足並維持交易深度。
PicWe 的未來發展
測試網上線 3 個月內,PicWe 已吸引超 72.7 萬用戶並處理來自 16.3 萬個獨立地址的 22.1 萬次交互,促成了 3.26 億美元的交易量,顯示了市場對無橋跨鏈交易模式的高度興趣。此外,PicWe 在 Movement Labs「Battle of Olympus」黑客馬拉松中從 2,100 個項目中脫穎而出,榮獲 DeFi 賽道冠軍,並獲得 Movement 官方生態支持。

隨著 DeFi 的發展,跨鏈交易的需求將持續增長,而 PicWe 憑藉創新的技術架構,很有希望不再限於 Movement 生態,而是成為 Web3 生態中的重要基礎設施之一。
FAQ
PicWe 發幣了嗎?
根据 PicWe 官网介绍,PicWe 计划发布项目代币 PIC,不过目前 PicWe 尚未發行任何代幣,市場上若有聲稱 PicWe 相關的代幣,請務必提高警惕,以防上當受騙。官方資訊請以 PicWe 官網及社群公告為準。
PicWe 是詐騙嗎?
PicWe 不是詐騙,它是一個獲得 Movement 官方支持 並在 Battle of Olympus 黑客馬拉松中獲獎 的 去中心化跨鏈交易平台。PicWe 透過無橋跨鏈技術和動態流動性管理,解決傳統跨鏈交易的 高手續費、低效率與安全隱患,提升 DeFi 交易體驗。任何疑似詐騙的假冒項目,請務必核實官方資訊!
PicWe 的官方社群整理
總結
PicWe 是一個無橋、無信任的跨鏈交易基礎設施,解決了傳統跨鏈橋 手續費高、交易慢、安全性差 的問題。透過 全鏈無許可競價編排協議(OPBOP) 和動態流動性矩陣(DLM),PicWe 讓用戶可以直接跨鏈交易,不需包裝代幣或依賴中心化跨鏈橋,交易最快 1 分鐘內完成,成本低於 1 USDT。測試網上線 3 個月內,PicWe 已促成 3.26 億美元交易額,獲得 Movement 官方支持,並在 Battle of Olympus 黑客馬拉松中奪冠。隨著 Web3 發展,無橋跨鏈模式將成為新標準,PicWe 正在開啟更自由、更高效的 DeFi 時代!